新莱芜

官方移动发布平台

听新闻

媒体解读:莱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迎来修订更新

新莱芜

2025-02-13 12:04

  莱芜融媒2月13日讯 2月11日,莱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《莱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》(以下简称《预案》)。

  记者了解到,为更好衔接上级预案修订进度,构建自然灾害救助韧性治理体系,提升救灾救助工作法制化、规范化、现代化水平,提升灾害救助质量,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,莱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在现行预案基础上,重新修订了《预案》。

  《预案》按照灾前准备、灾中救援、灾后救助三个关键阶段,搭建起更科学高效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。在灾前准备环节,《预案》着重强调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效率和应急联动机制的顺畅运行。相关职能部门需持续密切监测气象、地质等各类灾害预警动态,提前落实救灾物资储备和人员调配安排,确保灾害发生初期就能迅速启动响应。进入灾中救援阶段,注重信息管理,明确了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和发布时限要求,由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灾情信息的统计上报、核查评估、会商核定以及部门间信息共享等工作;同时,细化了响应机制的启动流程,对启动条件调整、响应联动及响应终止等关键程序作出明确规定,保障救援行动有序推进;灾后救助阶段则聚焦两大核心任务,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推动恢复重建,通过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救助措施,助力受灾群众尽快回归正常生活。

  为确保整个灾害救助过程顺利实施,《预案》还从救援资金、物资供应、运力保障、救援队伍等重要维度,提出了全面系统的保障要求,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全链条、全方位的支持保障。

  下一步,莱芜区将加强宣传教育,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,通过多种渠道,宣传普及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灾害预防、紧急避险、保险保障等知识,进一步提高公民防范意识和自救、互救能力。同时,组织实战演练,加强自然灾害多发、易发地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演练,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自然灾害应急准备、应急响应和应急救助能力。此外,强化科技支撑,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,提升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。

(莱芜融媒记者:张阳)

原创声明:本条稿件为莱芜融媒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编辑:张阳 陈茂斌 刘静 张献军

阅读量:

打开“新莱芜”看评论

1

相关资讯